匹敌免费文案

蒙氏全园教学计划(蒙氏园学期教学计划)

蒙氏全园教学计划


一、日常生活教育

1. 活动安排

  1. 基本活动日(星期五)
  2. 学习简单的指令:如握手、感谢、等待、微笑等。
  3. 日常活动中
  4. 让孩子学习如何维持安静,提高专注力和纪律性。
  5. 游戏与挑战
  6. 通过角色扮演、竞争等方式,发展孩子的合作能力和主动性和创造力。

2. 活动内容

  1. 学习简单指令:握手(用身体语言表达),感谢(如“谢谢”或“好的),等待(如“我等了多久”),微笑(如“你是谁”)。
  2. 与老师互动,学习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。
  3. 挑战游戏:如“手心舞”、拼图、跳房子等。

3. 预期成果

  •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的能力。
  •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。

二、保育教育

1. 班级环境整理与清洁

  1. 活动安排:
  2. 观察并指导班级内物品的摆放(如桌椅、玩具、餐具等)。
  3. 保持班内环境的整洁和卫生,确保每样东西都正确归位。
  4. 预期成果:
  5. 培养孩子的整理能力。

2. 倾听与礼仪

  1. 训练孩子倾听并回应老师的提问。
  2. 学习使用安全工具(如牙签、钥匙扣)。
  3. 练习简单的自我尊重。

3. 班内清洁

  1. 活动安排:
  2. 均匀分布餐具,整理桌椅等。
  3. 让孩子帮助完成班里的清洁任务。
  4. 预期成果:
  5. 培养孩子对班级环境的依赖感。

三、感官教育

1. 感官教育

  1. 基本活动日(星期五)
  2. 让孩子观察物品并尝试触摸它们。
  3. 日常生活活动中
  4. 观察颜色、大小等感官特征。
  5. 学习通过触觉探索简单的科学概念。

2. 科学材料的使用

  1. 环境感受器:
  2. 通过磁铁或放大镜观察物体,理解基本物理原理。
  3. 细胞感知器:
  4. 观察动物形象(如鱼、鸟等)及其身体特征。
  5. 物理感受器:
  6. 使用工具探索物体的重量和大小差异。

3. 教育活动

  1. 与材料互动:如用放大镜观察昆虫,用磁铁吸引玩具鱼。
  2. 拼图训练(结合科学实验):通过拼图发现形状的变化规律。

四、数学教育

1. 数学活动

  1. 数前准备
  2. 做简单的数数游戏,如数班级人数或数量的物品。
  3. 学习简单的数词(如“大拇指是1”)。
  4. 数字训练
  5. 数棒:观察棒的长度与数字对应的关系。
  6. 瓶子卡片:用卡片拼接数字并进行加减练习。
  7. 几何教育
  8. 拼图训练:观察形状并尝试匹配或扩展图形。
  9. 几何图形制作:通过纸板和工具创作基本几何图形。

2. 教育活动

  1. 使用实物引导孩子理解数学概念(如加减法、长度等)。
  2. 通过游戏促进孩子的积极态度,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。

五、科学文化

1. 科学材料的使用

  1. 活动安排:
  2. 观察物体特性,如颜色、形状、大小等。
  3. 学习与不同类型的物品互动(如动物)。
  4. 计算工具:
  5. 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现象,如风的大小变化带来的现象。

2. 教育活动

  1. 每周开展一次科学实验(如水的颜色变化实验、小车的平衡测试等)。
  2. 引导孩子思考“为什么”某个现象发生,并分享他们的想法。

六、健康与卫生教育

1. 班内清洁

  1. 日常活动
  2. 定期清理桌椅、玩具箱、课桌等区域。
  3. 学习正确的摆放姿势(如用布擦拭桌面,避免划痕)。
  4. 预期成果:
  5.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
2. 语言发展

  1. 语言活动
  2. 孩子们学习简单句式和简单的对话。
  3. 训练孩子们的说话能力,包括使用“是”、“不是”等表达。

七、综合活动与评估

  1. 游戏与挑战(如“跳远”“投掷”“数手指”等)
  2. 通过竞争和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力。
  3. 节日活动
  4. 让孩子在节日中学习相关的知识(如中秋节的月饼制作,新年元宵装饰等)。

预期成果

  • 孩子们将具备较强的生活能力、自信心和合作意识。
  • 积累丰富的感官体验,发展科学思维。
  • 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态度,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本栏最新
全站最新